離開馬山觀測站後,順路來到了山后村
【山后民俗文化村】
建於清光緒26年(西元1900年),共包括18棟傳統閩南二進式雙落建築,格局壯闊整齊,集中國傳統建築藝術之大成。
若想參觀金門的傳統建築之美,來此一遊是很好的選擇。
我初到金門來,這裡當然不容錯過。(〃・∪・`)
逢正午時分,聽聞友人這兒的王阿婆海蚵麵線是金門有名的美食。
雖流放金門,還是不能放過任何美食…
屋外全是石桌石椅,滿是飢餓的旅客,現場無人招呼。
我走進屋內見兩名大廚正忙碌的烹煮美食。
我隨口向裡頭點了一份海蚵麵線和海蚵煎,便朝一樹蔭下坐去。
【海蚵麵線】
約莫十來分,店內端出一端盤的麵線和海蚵煎,
沒三兩下就被各桌分食完畢。
海蚵麵線一上桌,馬上可見驚人的海蚵量,差點忘了這底下還有麵線主食呢!! (*´ω`)っ
這海蚵可是金門野生的石蚵,體型較小,鮮甜美味
我本不偏好蚵料理(台灣的蚵仔大多肥美,非喜愛的口感)
來到此地卻停不了口。
【海蚵煎】
同樣使用大量的海蚵,煎得很乾,有菜埔蛋的略焦外形,較不同於台灣道地的方式。
醬汁提味讓這盤海蚵煎口感提升不少,若非醬汁的存在,敝人可能還覺得這盤海蚵煎表現得普普通通。
用餐後,往一旁的閩式建築走去,
咖啡和如此古意的建築碰撞出的火花,不知滋味如何。
大門深鎖,見門把上的「囍」字和八卦,別具心思設計。
原來「方亭咖啡」是一座古厝民宿
建於清光緒26年(1900年),為村內十六棟二落大厝之一。
往後排古厝走去,三排井然有序的古厝建築,漫步巷子也滿是風情畫。
起初,吸引我的這一幕不是正在用餐的居民
而且燈具上的儲物間,擺放了許多的藤椅。
據傳當年六位唐山師父所打造的建築藝術,隨處往一戶探去,滿是大飽眼福之饗宴。
古厝建築戶戶相連,古董木製傢俱壞了也別急著丟,拿來曬被也很有古意。
【太原世第】
王氏祖望在山西太原「太原世第」代表王家子弟
王國珍、王敬祥父子事業有成以後,歸鄉營建「山后厝」及其資助孫中山革命事蹟。
在藍天的映襯下,費時26年才完工的古厝,更是鉅細糜遺完整呈現。
戶戶相連,現今有些是單純住戶,有些則是生意上用途。
牆上的雕花,立體彩繪精秀,栩栩如生。
斑駁紅磚牆,裸露石板外,修復之日不遠已。
【燕尾屋脊】
傳說,燕尾是有官品之家族才能採用。又或者,這是特有建築和富有人家必備的象徵。
此刻我只覺得,燕尾互翹的屋脊好有趣。
見到一條根的字樣,家母上前詢問~此戶僅賣有「草藥」而非「藥膏」。 (只好在另一間購買)
不過我在這戶待了許久。 因為黃小胖逗得這一家三代同堂心開懷~
遠從台灣飛來相遇自是有緣,多待一會兒無妨。
還有後續行程,顧不得黃小胖的哭鬧只好強行將他離開這兒。
再看一眼,閩式屋脊燕尾,果真如其名,像燕子尾巴一般飛揚天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