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登山口前拍了個人照及團體照
就踏上令我痛不欲生的玉山小徑
前往排雲山莊長達8.4k的山徑
對我這登山初體驗的新手而言
實在是不適應
面對幾乎是「之」字形的上坡地形
身背著近7-8公斤的行囊
不時要手腳並用攀爬上路
果然讓人氣喘如牛
所幸能快快調整步調
高山空氣雖然鮮甜
但過程令人忘卻要品嘗這一切
我們一途上共做了四次大休息
分別就是孟祿亭、前鋒入口(用午餐處)、白木林、大峭壁
途中嚮導會視情況小作休息片刻
此趟玉山印象深刻的是
1.玉山上所設計的「乾式環保廁所」
使用畢後請至外頭轉三圈便會又恢復乾淨狀態
呵呵…初見此況的我真是倍感神奇呀!
2.「晴時多雲偶陣雨」的天氣形態
登山口(晴)→前鋒入口(多雲多霧)→大峭壁(偶陣雨)
→白木林(晴)→排雲山莊(多雲時晴)
排雲山莊(滿天星)→玉山3952m(晴時多雲)→登山口(多雲時晴)
→搭車返家(偶陣雨)
真的是什麼狀況都被我碰到了吧!!!!很幸運耶~
因為登山時的天氣狀況都是多雲霧的形態,還不會太熱
陣雨下得不大,也有身處山林雨中漫步的小體驗呢!
夜半摸黑上山,仰望天空滿天星,早已忘情身處何地
攻頂之際日出東方,耀眼光芒及雲瀑奇景,疲憊早拋諸腦後
歸心似箭返程急促,登車返家不久便起濛濛細雨
3.「與山友交會時,千萬要靠山壁相讓」
過了前峰入口不遠處,聽聞前方傳出吶喊聲
原以為是山友開心的喊叫不自覺
看到前方隊友稍做停留更以為是休息時間
端看詳細才發現是交會時友隊的一名女性山友掉落山溝
墜落處下方是劍竹林,並沒有一路滾下山谷
嚮導敏捷的用繩索垂降將人救起
所幸山友身受小傷,還能繼續背負裝備下山,真是驚險!
4.排雲山莊前的「200m就像2k一樣長」
此話說來一點也不差
因為在離排雲山莊800m處已能看到排雲山莊的別墅外景
近在咫尺的排雲山莊,最後卻是最堅辛的考驗山友的體力
約70度的垂直上坡+走不盡的台階,我耗盡體力了
不知腳是否還聽使喚,只知要前行、繼續前行…
腦中開始浮現許多消磨意志力的念頭
「我為什麼要來爬玉山…」
「不能讓我休息嗎?」
「誰說玉山用散步就能上去的?還郊遊咧~」
「我可以把登山包丟掉嗎?」
諸如此類的想法如湧泉般打擊我的信心
還好我辦到了!我靠著我那腐敗的意志力走上去了!
5.「高山野炊」的美食感動
在通過體力與耐力的考驗之後
在高山上享受美食的才是大大的滿足!
原住民嚮導準備的六菜一湯在五點準時開飯
第一次拿起鋼杯在高山用餐
新鮮感大於一切,我興奮的拍照及享用美食
熱騰騰的佳餚也溫暖了寒冷的溫度
6.山上前一定要做「定量的行前體能訓練」!
這次上山有位三十出頭的女性山友
在過了孟祿亭不久便體力不支昏倒在地
所幸沒有墜下山谷,在休息之後還能緩步前進
登山包也由其他同行的山友分擔背負
能到排雲山莊已是令人鼓舞的事
(雖然隔日決定不攻頂了>"<,怕再度拖累大家)
所以這0.1%沒有全員攻頂的小小缺憾
還是告誡大家沒有訓練就沒辦法攻上山頭的
期盼她下次能回玉山一圓沒能攻頂的夢
7.「高山症」令人頭痛難眠
用完晚餐,六點半就急忙上床就寢
但尚未就寢的山友交談聲,
在寧靜的海拔三千四百尺中顯得格外大聲
更別說疲憊的山友所發出的打呼聲了@@"
夜幕下沉,稀薄的空氣也令人難以入眠
頭痛劇烈外加上嘔感一直衝擊著我
好不容易入睡,不到兩小時又被山友的整理聲吵醒
就這麼折騰了一晚,六點半入睡-凌晨兩點起床
實際睡眠不到四小時…冏rz
8.「雲瀑」美景 實為感動
經過漫長的耐力大考驗 我通過了長長的碎石坡、攀爬在鐵鍊斷崖區
登山玉山頂頭的那刻 看到了日出的感動
雲瀑的驚豓更令我目不轉睛
當大家都在補充熱能的同時
我站在台灣最高點的那短短半小時裡
全耗在捕捉當前美景 不想忘卻這美好的一刻
9.巧遇教育部長-杜正勝
下山之際,還在4k處巧遇教育部長也來努力攀高中
隨扈登山的隊伍更是大的嚇人
共分三梯出發,每梯約20、30人,
近百位山友共同上山,實為壯觀!!
山友們和部長也是親切的相互加油打氣
很喜歡在山上那種人與人親切互動的感覺
不認識的彼此 透過一句簡短的話語
「你好」、「加油」、「快到囉…」、「辛苦了!」
都深深的感動人心喲~
回程在車中的自我介紹及攻頂心得分享
還有嚮導-山兵的精闢解說-有趣的上山靠「三力」
一來靠「體力」(這是最基本的吧!)
二來靠「意志力」
(體力消耗完了,只能靠意志力撐下去,輸人不輸陣,輸人就失面子了,加油!)
三來靠「生命力」(意志力耗盡,總要想辦法活下去呀,只能靠生命力走下去了)
最後靠「寶礦力+巧克力」
(你沒力了嗎????來點寶礦力+巧克力補充熱量繼續走吧)
也許是大伙一同攻頂的那份山情
令人在離別時還互相約定再攻雪山^+++++++++^
雖然未來如何不管 但我們珍惜現在一瞬間
後會有期.同好們!!!!
希望將來也能在某處山頭相遇
能和你們一同快樂攻頂.安全回家是我最大的感動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