嵐山第一篇景點寫的是常寂光寺
久聞盛名而來,這一篇文章必定好好的介紹給各位。σ(´∀`*)
見到斑駁模糊的立牌
一旁的「京都一周トレイル」尚可略知渡月橋方向是往左走
和魏寶寶出遊,他總沉浸在一人的世界裡 (二次元世界嗎?)
好幾次險被丟包,都會默默小跑步跟上,自然是不必太多顧慮他。
沿著指標方向循來,可見山色湖光倒景
屢見當地人家門戶,更顯有幾分特色
見到竹林和腸小徑,便以為是啥好風光往前探視
若不是此處幽靜,還真怕錯打擾當地住戶呢!
常寂光寺(じょうじゃっこうじ)-山門
常寂光寺依小倉山而建,是日蓮宗的名剎,也是京都紅葉著名景點之一。
來到行程計畫中的第一個景點,一則喜悅方向路徑是對的,二則是前往傳說美景的確幸。
來常寂光寺參拜需買門票方可進入 拝観料/400円
這在日本見怪不怪,想入門參觀就乖乖掏錢吧!(ง๑ •̀_•́)ง
寺廟內庭園造景美侖美奐,花一點小錢是值得的。
仁王門
西元1345~1349年間建造而成
是常寂光寺境內最古老的建築物。 (狀態維護得極好)
依循石階而上,溝渠青苔偏地翠綠
看似綠地毯舒適,行走無礙。
任由青苔攀附的石塔,極有畫面感。
石階旁種植不少楓樹,雖說未能盡收楓季盛況,卻多了幾分清幽。
本堂
建造於慶長年間(即西元1596-1615年間)
現在所見的屋瓦是昭和七年(西元1932年)翻修的。
鐘樓
是寬永18年(西元1642年)建造而成,原本寺廟內的梵鐘因二次世界大戰需求而被徵召為物資
現在的梵鐘是昭和四十八年(西元1973年)由青木一郎博士所設計,每日正午12點和下午5點會鳴鐘。
寺務所
掌管寺廟內的事務處理,不過大門深鎖也不知是否有人辦公。
妙見大菩薩(みょうけんぼさつ)
妙見大菩蕯是象徵北極星的神格化。
根據信徒的捐獻和參拜的收入,妙見大菩薩堂於昭和四十九年(西元1974年)被大翻修建。
西元2006年屋瓦的重茸和天井也再次做修復。
從平安時代就開始被大眾信奉的妙見大菩薩,做為大眾來嵐山參拜的第一站也不為過。
阿彌陀佛<(_ _)>
多寶塔
是指寺院建築中佛塔的形式,大都以2層建築為主。
此處的多寶塔建在院內後方,所屬地勢較高,塔身約12M高。
美麗的多寶塔不遜於嵯峨野的風光,彼此相互暉映著。
站在高處亦能欣賞常寂光寺與嵐山秀麗。⁽⁽ ◟(∗ ˊωˋ ∗)◞ ⁾⁾
多寶塔附近還有一謌俺伺,作用不明。
直見門上有一手寫木牌,添了幾絲詭慄氣氛…
此處較為潮溼難行,應是多時未有人走動,便盡快離去 (;´д`).。oO(・・・・)
回頭行見多寶塔上方的綠色塔柱,似避雷針造型。
深怕多所遺漏,便開始留意細節,像是屋瓦上的石獅造型雕刻…
散盡千華而飄落一地的紅葉
水流秋樹的日式庭園造景
待到常寂光寺一路歸去時,那才是令人流連忘返的開始…
=待續=